馬雅小知識 | 線性時間與循環時間

「時間」的概念在13月亮曆中是非常重要的,上一集跟大家聊了這套系統裡的神祕數字—1320、1328與1260各代表什麼意思,這集就更深入地來聊聊兩種主流的時間—「線性時間」與「循環時間」的概念。

在13月亮曆這個系統裡,非常重視「時間」的概念,投入這個曆法的學習後,就不斷的體驗到「好好過日子」的神妙之處,但我就這麼理所當然地使用著這套曆法,過著我的馬雅生活。直到最近我心血來潮查了一下「時間」,赫然發現原來這套曆法不只扭轉了人與自然之間的互動關係,也將某個時間的觀念,重新拉回我們的視野中。

目前查到的時間分類有四種,分別是—「線性時間」、「循環時間」、「平行時間」與「無時間」。平行時間與近年很流行的「平行宇宙」是相應的概念,而無時間則是對應著時間與空間脫鉤的「元宇宙」。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,是「線性時間」與「循環時間」的概念。

線性時間

線性時間代表時間像一條永不回頭的直線,逝去的時間就逝去了,沒有人有能力讓我們回到過去。線性時間讓我們習慣規劃未來,並且試著從過去的經驗中去預測未來。在線性時間的觀點中,雖然每日都有黑夜與白天,但是今天的黑夜與明天的黑夜是不同的兩個時間,明日的白天也異於今日的白天。

循環時間

與線性時間相對的是循環時間,與線性時間永不回頭的性質不同,循環時間重視時間的週期性與重複性,經過若干的時間後,我們將會回到同一個時間點。許多古代文明與宗教都使用了循環時間的概念,譬如我們熟知的天干地支以及輪迴轉世。

時至今日,我們的生活中其實依舊有著循環時間的痕跡,譬如黑夜與白天的循環,又如四季的循環。以曆法來說,最顯而易見的就是農曆,每年都會有相同的節氣循環,這種重複回到同一個節氣的狀態,就是循環時間的體現。

13月亮曆裡的時間系統是哪一種!?

在13月亮曆裡,我們每13天會經歷一個波符,在走過20個波符後,又會回到同一個波符。每天也走在某個圖騰印記的能量上,經過了260天又會回到同一個圖騰印記。甚至在我們52歲生日那天,又會回到與生日那天相同的圖騰印記。

這種不斷重複的狀態,自然就是我們的「循環時間」啦!既然是循環時間的概念,就無需再擔心走到了曆法的最後一天會是「世界末日」啦!

本人生活過程中沒有任何時間受到浪費

在查資料的過程中,看見了一篇很有趣的文章,裡面的一段是這麼寫的

現在是標準時間晚上十點整,你的期末報告只打了兩百個字,不過即使看著幾乎空白的Word頁面,你還是想先追完下一集通靈少女或者再滑個臉書。然而當你下一次看到時鐘的時候,三個小時已經過了。「浪費時間」大概會是第一個出現在你心中的念頭。

不過如果和西非布吉納法索(Burkina Faso)的人聊這些事情,你恐怕會覺得很沒意思,而且對方臉上可能還會充滿困惑。「我生活的地方從來沒有『浪費時間』的觀念。你怎麼可能浪費時間呢?你不是在做一件事,就是在做其他的事啊。就算你只是在和朋友聊天,或者到處閒坐,那就是你正在做的事。」布吉納法索籍學生讓.特勞瑞(Jean Traore)說。

摘錄自24 : 01 ── 如果你知道時間是什麼,你還有可能把它浪費掉嗎?

這篇文章從哲學及物理的角度來談論「時間」的概念,我無意如此科學的討論這個話題,但當我看到這段文字時,第一個想到的是「正念」。

當我們時時刻刻都清楚地覺知自己的一舉一動(保持正念),當我們清醒地活在每一個當下,其實沒有任何時間會被浪費。工作也好、休息也好、放空也好,這每一個行為背後,都是我們的「需求」,而我們的每一個需求都需要被自己重視,也都不需要被自己批判。

人生沒有一段路會白走,只要我們用心走過。
時時保持覺知,就是對每分每秒的珍惜。

「線性時間」與「循環時間」(影片)

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介紹的「線性時間」與「循環時間」的概念,這個主題我也做成了一支影片,有興趣的朋友也歡迎來看看歐!

還有什麼關於13月亮曆這套系統的疑問,也歡迎透過各種管道讓我知道,我可以再透過影片跟大家分享歐!

延伸閱讀:
馬雅小知識 | 淺談星際馬雅13月亮曆

馬雅小知識 | 馬雅裡的神祕數字
馬雅小知識 | 1320、1328、1260到底是什麼神秘的密碼!?

馬雅小知識 | 馬雅該怎麼落實在生活中?
參考資料:
24 : 01 ── 如果你知道時間是什麼,你還有可能把它浪費掉嗎?
時間與歷史學——俞金堯研究員在上海師范大學的講演
《时间的四种形式:线性时间,循环时间,并行时间,没有时间》一一关于时间哲学的反思
更多資訊請追蹤 https://linkby.tw/luzwu222
Luz
Luz

我是Luz,我是光。
在成為光行者的路上,願我能為你照亮每一個靈魂暗夜。

文章: 378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